当前位置:首页 > 生活起居 > 立秋:暑去凉来,健脾养胃祛湿热

立秋:暑去凉来,健脾养胃祛湿热

作者:李博成来源:网络2017-08-01
立秋:暑去凉来,健脾养胃祛湿热

立秋,暑去凉来

立者,“置也,建也”;秋者,“揪也,物于此而揪敛”。“秋”字有禾谷遇火之象,表示禾谷成熟。“斗指西南,维为立秋,阴意出地,始杀万物。按秋训示,谷熟也。”

立秋,是一年中重要的时空分界点,是古代八象八节之一。农谚说:“立秋十八日,寸草皆结籽。”这时意味着禾谷开始成熟,收获的季节到了。

古时的这一天,天子要如立春立夏一样,亲率公卿大夫迎秋于西郊。在汉代,这一天还要举行“䝙刘”之礼,《后汉书·礼仪志》载:“立秋之日,自郊礼毕,始扬威武,斩牲于郊东门,以荐陵庙。……斩牲之礼,名曰䝙刘。”䝙是野兽的名称,刘为杀,杀兽祭祀,以示秋来奋武扬威之意,也是因为秋气肃杀,才在这一天举行这样以应时节的礼制。到了宋代又有戴楸叶吃瓜豆咽井水等风俗,如宋代吴自牧《梦梁录》说:“立秋日,太史局委官吏,于禁廷内以梧桐树植于殿下,俟交立秋时,太史官穿秉奏曰:'秋来。'其时梧叶应声,飞落一二片,以寓报秋意。都城内外侵晨,满街叫卖楸叶。妇人女子及儿童辈争买之,剪如花样,插于鬓边,以应时序。”同为宋人的范成大有《立秋诗》一首:“折枝楸叶起园瓜,赤豆如珠咽井花。洗濯烦襟酬节物,安排笑口问生涯。”明代冯应京《月令广义》中有解释为何须吃豆水:“立秋日,以赤小豆七粒或十四粒,服井华水,面西吞下,一秋不犯痢疾。”

立秋的饮食起居养生之道

立秋这天现在流行的习俗以“啃秋”、“咬秋”一类为多。经过了炎热的夏天,人们的体重多少都会减少一点,所以秋风起,胃口大开,在立秋这天吃肉,补偿夏天的损失,“以肉贴膘”,是为“贴秋膘”。还有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吃西瓜,此风民国时即有。民国时期出版的《首都志》说:“立秋前一日,食西瓜,谓之啃秋。”《津门杂记》中也说:“立秋之时食瓜,曰咬秋,可免腹泻。”西瓜味甘性寒,具有清热解毒、生津止渴、利尿除烦的功效。不仅有很好的清暑解渴的食用价值,而且还有号称“天然白虎汤”的药用价值。白虎汤主要治疗以大热、大渴、大汗、脉洪大为主症的阳明经热盛证,西瓜可以替代汤药,吃过就会退热、生津、汗收,脉象也会平复。这里需要注意,许多人因贪凉,喜欢把西瓜放在冰箱里冻过再吃。西瓜本就性寒,再加上冰镇的寒气渗透到西瓜里,这样吃入胃中,会加重胃肠负担,损及胃肠,也就是伤到了自身的阳气,所以本就脾胃虚寒的人平时也要少食西瓜。

这里再为大家介绍一味中药——西瓜翠衣,就是西瓜瓤和西瓜外皮中间的部分,绿色的瓜条。晒干可入药煎,有清热解暑的功效。更可以把它作为一道凉菜。把外侧硬的绿皮削掉,内侧的瓜瓤刮净,然后把西瓜翠衣切成细丝,用盐杀一下,把水挤净。加适量的醋和蒜,是一道很好的爽口、清热、解暑的凉菜。

立秋以后,早晚温差较大。这时,天有烈日,地多水湿,湿热交蒸,合而为湿热邪气。也就是说立秋虽然意味着秋天的开始,但在气温上还没进入秋天,桑拿天、雷雨天气依然较多,天气闷热,因此还是要注意防暑除湿,养护脾胃,预防胃肠疾病。《黄帝内经》言“湿气通于脾”,脾喜燥恶湿,湿邪留滞,最易困脾。多吃健脾和胃的食物,例如茯苓可以促进脾胃功能恢复。此外,芡实、山药、豇豆、小米等都具有健脾益胃的功效,也可多吃。再有,选择一些清淡的食物,远远胜过补药的作用。如鲜藕、绿豆芽、丝瓜、黄瓜、冬瓜、苦瓜等清淡食物都具有清暑化湿的功效。外治法可以选择按摩丰隆、足三里,让脾胃变得强壮起来。丰隆穴是化湿要穴,能健脾化痰、和胃降逆,足三里能补中益气、扶正培元、通经活络。

起居适宜早卧早起,早卧以顺应阳气的收敛,早起以使肺气得以舒展,防止收敛太过。可逐渐增大运动量,选择慢跑、散步、球类运动等,但仍应避免过度出汗。

© 2010-2030 ThinkHoo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

QQ联系我们 电子邮件联系我们

吉ICP备13004070号-11   吉公网安备22012202000028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