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驴行天下 > 高义村和它的奇闻轶事

高义村和它的奇闻轶事

作者: 舒小梅来源:网络2017-09-07

林若旧居

绕过了榕树门,我们来到了有程公祠,这里是已故广东省委原书记林若的故居。据介绍,该公祠是林若父亲为纪念其父亲而建造,建筑格局为二进二灰巷一从厝连后包,呈金鸡独立状。这里每个门匾都写有“入孝”、“出第”、“社门”、“义路”,而门兜都■入一幅幅生动的壁画,都有一个意义深远的故事或典故。将家训悬挂在入门显眼处,不就是时刻让自己的家人一定要时刻遵循这为人之道吗?

院落一旁有一个 “慕花”书斋,院门却上了锁。书斋饱经风雨年代久远,已残檐败壁,但其窗扇木雕、屋角漆金木雕,却让人依稀看见当年建书斋时主人的见识与富足。正是这间只有十平米的小书斋,以传统的教学方式让林若得到启蒙,为他以后走上革命道路,踏上为民造福征程奠定文化基础。林若早年就离开家乡参加革命,留在家乡的实物并不多,但他留给广东人民的,是一座清廉治政砌成的丰碑。如今,林若出生的老屋已成为红色教育基地,广大青少年在此接受革命传统教育。这,无疑又丰富了古村落的历史文化内涵。

“打一冷颤建一座祠堂”

村书记又带我们来到村里颇具气派的贤可公祠。这公祠的砖雕、石雕、木雕、彩绘等装饰,让人目不暇接。里面还有一个戏台,足见当年其主人的富贵程度。村书记说,这就是传说中起于“一个寒颤”的祠堂。

原来,当时高义除了磨针业发达,其他行业也风生云起。那时村里有一户人家,专做石蜡生意。由于当时各地石蜡材料紧缺,这户人家的老板娘决定提高石蜡价格。一个来自上海的客户已高出平时的价钱要定下石蜡。当时老板娘由于尿急,打了个寒颤,不由自主地摇了摇头。客户以为她还不满意,又把价钱提高一倍。老板娘憋着尿没吭声,客户横下心又提高一倍价钱。老板娘做梦都不敢想,怕客户反悔走人,立刻答应。这笔意外的横财让老板娘发了家,随后与家人商量,以为横财来得突然,需做功德求平安,便以赚来的钱建造了这座富丽堂皇的“贤可公祠”。不过,踏进公祠,昔日气势恢弘的公祠如今也破壁残垣,屋橼下原来那精美的木雕也退却了原来的颜色,而戏台前的天井,也被利用起来种起青菜……这里的一切仿佛在告诉人们,曾经的辉煌已经远去。

云路庵墙上雕“神马”

一圈转下来,已经接近中午,阳光拥抱着整个村落。我们不觉来到了高义村的云路庵。庵前的一处开阔地,此时有人正在晒稻谷。

云路庵不是很大,但是却很奇特,庵门两侧墙上用贝灰浮雕制作了赤兔、青龙两匹“神马”。在古代,马多用于征战,庵是宗教静修之地,庵门墙上画马,实在是不多见。据村里人讲,别小看这两匹马,它们不但大有来头,而且与一个潮汕名人、明朝兵部尚书翁万达还有关联。

据介绍,云路庵建于明朝年间,坐北向南。当时的云路庵富丽堂皇,内设十八罗汉。明朝嘉靖年间,潮州贤达、官至兵部尚书的翁万达因其父被屈,迁怒关公,遂将潮州境内关公帝庙通通拆毁。位于潘刘村五都祠的关帝庙也难于幸免。潘刘村民为了保存公关像,偷偷把关公像放置云路庵内。云路庵门面两匹石马,据传是随关公而来的。后来神马常于夜间到附近田园偷吃农作物。为了不让神马继续吃掉庄稼,主管请来了善于绘画的高人,用贝灰雕把神马“请”到云路庵门墙两侧,并用铁钉钉住。从此,神马再也不会乱走。

“蟹地”祖厝与“文武井”

来这里参观的人,都不会错过观看“蟹地”祖厝与“文武井”。这古村落分新厝、旧厝两座祖屋,现今的村民,便是建造祖屋祖先的后裔。作为祖屋后裔的村书记,当然不会让我们错过观看的机会。

在相距不到50米的贤可公祠,打出来的井水是清冽的,但位于这两座古屋一横巷的两口水井,打出来的水却都是蟹黄色的。自古以来,几经大旱,池塘田园龟裂,可这古井旱不竭、涝不溢,味道甘醇,称誉为“文武井”。几百年来,“文武井”成了全村的活水源,养育了高义村一代又一代的后人。走近古井,依稀可见井口被绳索磨下了无数条发亮的深槽,烙下了古老的历史印记。古井的旁边有一个“石脚桶”,就在我们参观时,还见村民在井旁打水洗衣服。

在高义村,每走一步都有一个故事。这里积淀着丰富的文化内涵,而且在当地人的爱惜和保护下,这些古宅从没有在人们的视线中消失。这里,依然保留着淳朴的民风,原汁原味的农家生活方式。

2012年,高义村被评为“广东省古村落”,也是实至名归。

12

© 2010-2030 ThinkHoo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

QQ联系我们 电子邮件联系我们

吉ICP备13004070号-11   吉公网安备22012202000028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