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驴行天下 > 海丰文化名山大云岭

海丰文化名山大云岭

作者:不详来源:网络2017-07-18
海丰文化名山大云岭

大云岭 又称云岭。主峰海拔387米。因山体西北面宽阔,呈梯形状,故俗称大面岭。地处县城西北郊丘陵地带,为银瓶山脉延绵至县城的余阜。明清时期以来,大云岭及其峡谷就成为内外地游客览胜抒怀之地。人们在这里酌酒吟诗,饮茶消暑,眼观潭影清幽,鱼虾唼喋,以及谷中云霞变幻之奇景,远离世俗喧嚣,耳目清净,确也悠然自在。胸襟中自然会叩响一种泠然如磬的泉音,荡涤思想,抚慰心灵,泛起一种空寂悠远的意境。这是银瓶山惠赐市民的一块风光宝地。

2011年,当地规划在这里建立面积 663.3公顷的森林公园。2013年夏,当地在云岭建立妈祖文化公园,以保护青年水库的林木水源地。上山路口沿圣云宫右侧麒麟石的石阶而上,穿过相思柳林和灌木丛到达次峰燕子岭,继续向上可直抵大云岭主峰。向右经燕子岭山头西侧,沿着石阶逐级下至路左侧孔子庙处。庙内巨岩耸立,榕荫遮蔽,凉风吹拂。再下就是长春洞溪涧出口处,遍谷卵石,水声盈耳,灌木悬立,鸟音鸣啭。小路横过山涧的水泥石桥,顺着溪左岸蜿蜒而出右侧路口。如今,新修的三环路从其东南方山下经过,穿越云岭山脉相接于海莲公路五狮凹,交通极为便利,成为当地群众休闲娱乐、健身益体、旅游观光的好去处。

山呈西南至东北走向,横亘海丰县城西北郊。西南起佛子岭,东北至五狮垭……其间有鹰地山、蜡烛峰、虎地山、太阳山、月亮山、三瓣山、鲤鱼山等几十座山峦构成,高低错落,纵横数十里。余脉复向南延绵至牛王山、至象鼻山、九窦山、五坡岭等,面积达10多平方公里。清同治《海丰县续志·山川》载:“大面岭,邑北三里许。脉自银瓶而来,方员尊重,脱下络绎数墩阜,平铺一片,始结束为县治”。西北部与波光潋滟的青年水库相邻,含蓄着丰沛的水源。森林园内空气湿润,林木苍翠,环境静幽,风光秀丽。山与山之间,峡谷众多,沟壑纵横,云蒸霞蔚,泉水叮咚,隐藏着几希洞、长春洞、天然洞、四谋谷、钓月矶、八绮洞等自然景观。

长春洞(峒),又名龙华洞;俗称“饔仔潭”。在大面岭主峰之麓圣云宫后面,高山壁立,树林苍茏,谷内天然石坑,有泉水汇成的小潭,像陶饔般储藏着一池清水,溢满后汩汩流出谷口,故称。明清时期,每当清明寒食节、或天高秋爽的重阳节,文人游客结群登高,宴会者随山涧布置筵席,效法古人为“曲水流觞之乐”。从峒口进去,呈入眼眸的是“水源龙华洞”五个苍劲有力的石刻字。步行十几步,又有清康熙年间胜国万寿寺僧源崐手刻的“长春洞八景”摩崖石刻呈现眼前,共三十四字。曰:“别天洞口”、“他山来秀”、“云门积石”、“乐机石径”、“飞瀑泉声”、“瑶池浴蟾”、“空谷仙台”、“龙潭胜迹”。其中“飞瀑泉声”和“龙潭胜迹”二景最引人瞩目。龙潭瀑布从60多米高的断崖上飞泻直下,势若奔马、声若巨雷,颇为壮观!下面一泓清潭,泉水终年不竭。龙潭石壁上刻着“涵月水云洞”五个字,旁边还镌有一首无落款的五言绝句:“林翠山涵月,水清石吐云。何须攀绝顶,此地一乾坤”。距长春洞东向不远,乱石丛中有数不清的小潭,潭瀑相连,泉水叮咚。潭里有彩色花纹的斑婆鱼,自由自在地嬉游。

嘉庆二十二年(1817),岭南著名词人仪克中为协修《广东通志·金石略》,被总督阮元委以采访使之职,为寻访摩崖金石古迹来到海丰县。在知县刘尊陆等陪同下,到大云岭长春洞、四谋谷、几希洞等,拓摹摩崖石刻。留下咏大云岭《长春洞》五律云:“层峦互相拥,幽境妙于藏。天自何年辟,春惟此地长。飞云时作态,渌潭静闻香。选石就泉语,嗒然旋坐忘。”当地蔡鹤举举人和诗曰:“高瀑悬千尺,因风一散开。晴空纷雪落,寒气逼山来。藉以消炎暑,为之洗俗埃。此中真净境,欲去重徘徊。”可见长春洞不仅人文历史悠久,且具有山水风光之胜。而今,在海丰县城十多年来无序的开发建设中,长春洞自然景观和人文古迹遭到严重的破坏,令人扼腕叹息。

几希峒,又名相公峒。或称仙翁峒、仙崆峒。因南宋景炎三年,宋丞相文天祥兵败,从五坡岭溃退至此峒被执,后人为了纪念文天祥,遂称几希峒为“相公洞”。峒在蜡烛峰与虎地山之间,距长春峒数峰(今海城镇第三中学右侧)。峒口由三瓣山余峦与蜡烛峰伸出的山脉对峙形成。入口处可望见一座高30多米石壁,仿若峒扉,方正厚重,突兀而起。石洞内壁镌刻“几希”两字。旁有 “非无海外三仙岛,别有人间一洞天”的摩崖石刻对联。入内壑然开朗,谿径迴曲,谷地平坦幽深,泉涧交汇;宽达数亩,比他处谿谷宽阔一倍以上。明末清初有高士隐居于此。清光绪七年(1881)夏,海丰知县魏传熙率全县绅耆重修城内关帝庙,为关圣帝君换金身,恭立新像。将旧像送至几希峒东边的山腰上,卜建“武帝宝藏”。立碑铭曰“常平神降,大望灵钟。崇封宝藏,显著髯龙。右人示兆,榜岭科峰”。有“山石晒腹” ,又有 “仙榻”每字约0.3平方分米。此外,还有弈棋者刻画的“棋盘”石;中秋望月寄怀的“邀月岩”;重阳登放纸鸢的“望鸢崖”。明清时期,几希洞成了人们浏览、登高、娱乐、饮宴、放风筝的胜地,在此共度良辰美景。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,摩崖石刻联以及石洞内名胜“仙人脚印”、“石棋盘”、“仙榻”等已被石工取石材时毁去。

12

© 2010-2030 ThinkHoo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

QQ联系我们 电子邮件联系我们

吉ICP备13004070号-11   吉公网安备22012202000028号